一、主营业务
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预焙阳极、锂电池负极材料、薄膜电容器的研发、生产及销售业务。
单位:亿元
科目 | 2023年 | 2022年 |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| 16.51 | -3.42 |
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| -14.27 | -16.02 |
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| 6.57 | 24.51 |
二、核心竞争力分析
1、具有前瞻性、全局性的发展战略
公司坚持具有前瞻性、全局性的“C+战略”,以碳材料的绿色制造践行低碳使命,战略纵深涵盖绿色能源端、绿色产品端、绿色服务端,深度体现了索通发展长期的绿色ESG理念。
当前在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背景下,将以“C+(carbon)战略:双驱两翼,低碳智造”为发展方向,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全球竞争力体系。
“C+战略”:“C”是碳“Carbon”的首字母,也是中国“China”的首字母。公司将以风光储氢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供应为基础,聚焦“预焙阳极+锂电负极”等碳材料产业,通过低碳智造,打造中高端碳材料为主的产品和服务体系,为实现中国的“双碳目标”贡献索通力量。
“当前的双驱”:左驱动轮是指“预焙阳极碳材料”,争取预焙阳极产能持续提升,2025年末签约产能达到约500万吨。右驱动轮是指“原材料石油焦”,发挥石油焦集中采购、全球采购的优势,构筑具有索通特色的石油焦供应体系。
“未来的两翼”:左翼是指基于左驱动轮预焙阳极碳材料的优势,以“铝产业链绿色减碳”为发展方向,由向下游客户提供“单一预焙阳极产品”向“多产品+服务”模式的“电解槽减碳节能综合服务解决方案”提质升级,助力下游原铝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。
2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
实现新建/技改/大修焙烧炉的自主设计与优化,提升了预焙阳极行业炉窑设计专业化的水平,降低了耐火材料成本。截止当前,开展15项创新项目,完成小试验收7项、中试验收4项、成果转换验收4项,各生产单位实施小改小革项目408项。
与此同时,共申请受理专利56项,其中发明专利24项,实用新型专利32项,并且还与东北大学联合创建铝冶金技术创新研究院,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按规划逐步推进。
3、与下游客户探索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合作模式
公司先后与中央企业、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合资建设预焙阳极项目,引领业界商业模式的创新,形成股权合作典范。
国内客户方面,通过采取与下游优质客户合资建厂模式,既在投资阶段解决市场问题,又增加了产业链粘性。
国外客户方面,客户遍及全球主要的大型原铝生产企业,并保持长达十年以上的稳定合作关系,产品出口至欧美、中东、东南亚、大洋洲、非洲共十几个国家,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客户资源,出口量长期保持第一。
4、环保优势
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期间对“2+26”城市内非环保A级企业采取限产措施。“2+26”城市区域内公司生产单位因均属于保A级企业,不受限产措施影响,可以保障客户稳定供应,保持较高开工率,降低单位成本。
三、主要经营情况
2023年度公司预焙阳极产量296.09万吨,同比增长10.32%;销售预焙阳极297.87万吨,同比增长10.53%,其中出口销售67.02万吨,同比下降6.86%,国内销售230.85万吨,同比增长16.86%;锂电负极产品产量2.96万吨,销售锂电负极产品2.64万吨;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-7.23亿万元,同比下降179.85%,实现基本每股收益-1.40元,同比下降171.07%。
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营收情况(亿元)
联系方式:info@globalmarketmonitor.com/181-6370-6525。
企业微信
181-6370-65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