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天晨光顺利交付国内首台移动式液氦压力容器,其总体营收在2023年达到38.18亿元

来源于:曾业涵
发布日期:2024年05月16日
分享: 微信
企业微信

一、业务情况

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,长期坚持“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国防建设、服务国计民生”的企业定位,依托航天技术优势,构建形成以智能制造和核工装备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方向,后勤保障装备、柔性管件、环保装备、压力容器、艺术工程为传统支柱产业的“2+N”产业体系。

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营收情况(亿元)

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营收情况(亿元)

二、核心竞争力分析

1、公司具有的许可或资质

公司获得美国ASME规范产品“U”、“U2”和“S”类授权证书及钢印;拥有固定式压力容器规则设计许可,大型高压容器(A1)、汽车罐车(C2)、固定式压力容器其它高压容器(A2)和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式集装箱(C2)制造许可,压力管道设计许可,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等特航天晨光种设备生产许可证。

还拥有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、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、专用车产品公告、3C认证资质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(危险化学品罐体)、API15S会标产品证书(芳纶增强RTP管)、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等10类计量标准考核证书。

2、产品优势分析

公司主营业务以核工装备、智能制造、航天防务、后勤保障、环保装备、柔性管件、压力容器、艺术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为主,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、石化、电力、环保、物流、市政环卫、煤炭、船舶、核电、航空航天、汽车、轨道交通和民用燃气等领域。

2023年共完成49项技术创新项目研发,形成多项新产品,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或国内领先,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。

3、技术优势分析

公司拥有相关主营产业的机、电、液及智能控制、信息化融合等的设计及制造技术。2023年,广泛开展了“2+N”产业方向的技术研究开发活动,组织开展“航空航天产品多余物智能化检测技术”等45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。持续开展工艺创新,组织实施55个工艺振兴工程计划项目,项目覆盖破瓶颈、批生产补短板、工艺仿真、数字化生产线等8个攻关方向。

还通过攻关解决了型号软管智能化内窥检测、核电产品大尺寸壁板自动化焊接、防务配套产品机加、压力容器自动化试验等工艺瓶颈,为核工装备产业化项目、后勤油料保障装备项目、航天防务配套项目、压力容器项目等一批公司重大专项提供了工艺保障。

截止当前,累计拥有有效专利757件(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39件)。2023年申报专利140件(其中发明56件)、软件著作权37件,取得专利105件(其中发明35件)、软件著作权35件,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逐年稳步提升。

4、研发机制创新和研发平台建设

一方面,推动现有江苏省智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理装备工程研究中心、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运行,提升技术创新能力,促进创新成果研发和应用。

另一方面,在优势领域积极打造专业技术平台,2023年新增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——江苏省核能膨胀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目前公司共拥有省、市级各类研究中心(或技术中心、工作站等)13个,为公司汇聚内外部技术和人才资源、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基础。

单位:亿元

科目

2023

2022
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

2.93

0.96

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

-0.66

-1.78

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

-2.81

-0.91

数据源自: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
行业咨询-精品报告

如您有其他要求,请联系:
版权提示: 贝哲斯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、稿酬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。

联系方式:info@globalmarketmonitor.com/181-6370-6525。